出生年份: 1942~年
擅 长: 国画
毕业院校: 其他学校
作品标签:国画
创作年代 | 1969年作 | 尺寸 | 220*185cm |
---|---|---|---|
材质 | 布面油画 | 装裱 | |
题材 | 所属系列 | 艺道双骥---杨力舟绘画作品集 | |
作品描述 | 杨力舟、王迎春的作品可以视为20世纪中华民族的绘画史诗,在他们跨越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,表现英雄正是其艺术的正大主体,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新中国美术中持续出现的“英雄意识”。太行山在杨力舟、王迎春的艺术创作中,具有根本性的象征意义,是人民与英雄的结合体,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性符号。 杨力舟、王迎春在1980年代就达到了创作上的第一个高峰,他们所创作的一系列革命历史题材绘画,特别是“太行系列”和“黄河系列”作品,有血有肉,避免了简单的说教,以极大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人们,引领观众进入历史,从而拓展了中国画反映历史的全新格局,使中国水墨画超越前人,获得了以坚实的人物造型反映现实、以视觉图像表现历史的功能,他们的创作,对全国各地正在进行的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。 杨力舟、王迎春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,以其鲜明的“英雄意识”,表达了我们时代的深层集体意识,这种集体意识表现为两个方面,即“集体记忆”和“群体信仰”。 杨力舟、王迎春这一代新中国成长起来的艺术家,在艰难的历史环境条件下,在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中,在诸多限制的文化空间中,发展出了具有东方美学气质的中国现代美术,这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继承的珍贵财富。杨力舟、王迎春的创作重心,与20世纪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建立起了内在的关联,将领袖、杰出人物与人民群众置于同一个时代空间中加以观察与表现,他们不仅关注人民在历史发展的重要时刻的集体表现,也从微观角度关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、悲欢离合。 摘自:殷双喜“英雄意识与集体记忆---杨力舟、王迎春艺术中的象征与表现” |
出生年份: 1942~年
擅 长: 国画
毕业院校: 其他学校
作品标签:国画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18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5]1282-139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